黄酮壳聚糖复合食用膜可延长肉品保质期
日前,新南威尔士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研究人员表示,在不添加人工合成防腐剂的情况下,三种黄酮类化合物制备的壳聚糖复合膜可提高牛肉的保质期和色泽。
“目前,合成抗氧化剂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丁基羟基甲苯(BHT)以及一些人工防腐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鲜。然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担心这些化学防腐剂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风险。”上述研究人员表示,在包装材料中加入天然抗菌和抗氧化物质可制备出活性包装膜,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中合成防腐剂的使用。
研究人员以儿茶素、槲皮素、木犀草素为原料,以15%、3%、5%、10%(w/w壳聚糖)掺入壳聚糖基生物活性膜,并对其生物性能进行评价。在稳定性方面,通过在4℃下储存两周,评估了复合薄膜对牛肉保质期和质量的影响,发现复合膜的抗氧化活性随着总酚和总黄酮(TPC和TFC)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研究显示,3种薄膜均能抑制单增李斯特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薄膜接触表面下的生长。在室温和低温保存6周后,壳聚糖膜的TPC、TFC和抗氧化活性显著降低,且室温下降低的速率更高。在储存两周内,牛肉的颜色保持不变,有氧板计数保持在较低水平。结果表明,在不添加人工合成防腐剂的情况下,三种黄酮类化合物制备的壳聚糖复合膜可提高牛肉的保质期和色泽。
同时,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所有薄膜的抗氧化活性均显著下降。类黄酮等抗氧化剂通常会随着储存而逐渐氧化而失去活性,在较高的温度下,这一过程发生的速度更快。
研究发现,保鲜膜包裹的牛肉样品在冷藏过程中APC迅速上升,肉的表面也有可见的黏液。而纯壳聚糖和壳聚糖—黄酮类化合物复合膜包裹的牛肉样品的APC在保存14天后仅略有增加,未形成任何黏液。用纯壳聚糖和复合薄膜包裹的牛肉样品APC数明显较低,在4℃低温冷藏14天期间APC数基本保持不变。由于壳聚糖薄膜包裹的牛肉样品在贮藏过程中水分含量降低,这也有助于降低样品的APC。与壳聚糖对照膜相比,黄酮类化合物的加入并没有显著提高膜的抑菌活性。
研究表明,在壳聚糖中添加儿茶素、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可以制备出具有生物活性的壳聚糖薄膜,显著减少了微生物腐败情况,同时可以保存肉色和延长红肉货架期。
(来源:国家肉品中心)
![]() |
北京市朝外大街甲6号万通中心C座1402室 邮编:100020 Copyright® 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 |
TEL:010-59795833 FAX:010-59071335,59071336
京ICP备0504338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