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 登录 注册 企业用户专区]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HMO开启婴配粉新一轮竞争

(来源:中国食品报   2023-10-17

母乳低聚糖(HMO)被认为是近年来婴幼儿营养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日前,HMO在国内首次被正式获批用于婴幼儿配方乳粉: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宣布两种HMO原料,2'-岩藻糖基乳糖与乳糖-N-新四糖可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应用于儿童调制乳粉、婴幼儿配方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随后,几乎同一时间,飞鹤、君乐宝、伊利宣布推出首款HMO奶粉。不难看出,婴配粉行业的另一场争夺战已开启。

HMO终于来了

研究显示,HMO是母乳中仅次于乳糖和脂肪的第三大固体成分,具有调节免疫、帮助大脑发育及调节肠道菌群等功效,尤其在改善婴幼儿健康和营养需求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人类已知有超过200种不同结构的HMO,其中有6种研究较为充分,2'-岩藻糖基乳糖是研究较为广泛且商业化前景较好的一类。由于婴配粉主要是用牛羊乳为原料制成,而牛羊乳中HMO的含量非常少,所以在婴配粉中添加HMO更贴合母乳营养,更能呵护宝宝健康成长,因此近年来备受行业关注。

此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欧盟委员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局等已允许其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等食品类别,包括科汉森、菲仕兰、帝斯曼等知名乳制品及相关企业都已经有成熟产品。惠氏、菲仕兰等大型外资奶粉品牌也推出了HMO婴配粉产品,并通过跨境渠道进入我国市场销售。

相对于欧美国家来说,我国对于HMO的审批较为谨慎。早在2016年,我国就受理了HMO作为新营养强化剂进行申报;2021年以来有关部门又受理了多款HMO的申请,包括三款2'-岩藻糖基乳糖(2'-FL)和一款乳糖-N-新四糖(LNnT);今年210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再次发布2'-FL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征求意见,这是自2016年以来第5次面向公众征求意见。

尽管起步比较晚,但随着国外有关HMO的研究成果相继传入,同时在政策、行业以及品牌投入的推动下,在我国,针对HMO的科研投入与认知教育几年前就已经开始。此次HMO正式获批,进一步推动了HMO在中国食品行业的合法使用,对于推动我国婴配粉母乳研究再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军团早有准备

HMO的应用“闸门”开启,对国产婴配粉生产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次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机会。而由于市场期待已久,众多企业早有准备。随着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消息一出,飞鹤、君乐宝、伊利、蒙牛、宜品等知名乳制品生产企业迅速公布与HMO奶粉相关的信息。

据了解,飞鹤于两年前开展HMO定量探索,同时牵头制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7种母乳低聚糖含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法》团体标准,并联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开发了HMO国家标准物质和中国计量院标准物质。HMO检测方法是全球性难题。飞鹤已建立1次进样分离7HMO的检测方法,不仅成本低效率高,且易于普及。在此之前,美国分析化学家协会研制的检测方法只覆盖了其中6种。

蒙牛乳业早在2016年就联合国内外科研院所,针对中国母乳中HMO的构成展开了相关研究,比较中外母乳差异,解析中国母乳HMO组成特征。此外,蒙牛还针对HMO改善婴幼儿健康(肠道健康、脑发育)、成人肠道、免疫以及改善老年认知等功效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及专利布局;参与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组织的《母乳低聚糖(HMOs)的科学共识》起草过程,并提供技术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HMO产业化技术始终掌握在欧美巨头的手里,蒙牛乳业则依托科研成果,突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对HMO的产业化,本次获批使用的2'-FL即由蒙牛乳业自主研发。

伊利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我们早在2003年就率先启动母乳研究计划。围绕HMO,伊利在法规颁布前就已拥有了11项技术专利,其中也涵盖了对儿童人群的影响。”

在产品端,国内乳企也开始抢占先机。飞鹤乳业率先将HMO应用到奶粉中,推出首款HMO奶粉星飞帆卓睿4段;君乐宝乳业则几乎在同一时间宣布推出添加HMO成分的小小鲁班“诠维爱未来”奶粉。

行业分化或将加剧

一直以来,模拟母乳都是婴配粉研发的核心。此次HMO的正式获批,是奶粉配方升级优化的重要趋势,也是婴配粉母乳研究的新突破。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HMO市场规模为1.99亿美元,预计20232029年以22.9%的年复合增长率强劲增长,到2029年将达到8.43亿美元。亚太地区市场被预计将以最高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而从国内乳企此次对HMO的反应速度可以看到,我国奶粉创新和原料供应链建设均在加快,未来行业或将迎来一波婴配粉的配方变更潮。“HMO在婴幼儿及儿童食品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特别是针对母乳中200多种低聚糖应用的种类越多,对孩子生长发育就越有帮助。”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认为,婴配粉品质将获得更加显著的提升。

作为母乳中最重要的营养成分之一,HMO已经成为整个母婴行业关注的焦点。同时,由于HMO种类繁多且不同种类功效差异明显,其提取工艺目前存在着极高的技术门槛。因此,研发生产HMO婴配粉是对企业从科研储备到工艺创新等综合实力的重大考验。

此外,在2月份新国标实施以来,仍有近半数的奶粉品牌没有通过新标准,中小乳企都在为新国标的审批努力。但在此基础之下,HMO突然获批,导致许多中小乳企不但要专注新国标的审批,还要为产品重新添加HMO,并完成配方变更或注册。虽然有部分企业已经完成了HMO配方奶粉的升级,但大部分企业还在研发过程中,而业内认为完成新的配方变更和注册至少还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作为新卖点,HMO配方大概率会用在各品牌的核心高端或超高端产品上,以实现差异化竞争,但这又会引发新一轮同质化竞争。”宋亮预计,未来中国奶粉市场对于HMO的需求量将会激增,这对于奶粉企业的资金成本也造成了考验。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认为,“随着各企业对HMO的技术攻克,将进一步加剧行业的分化,未来如果企业不掌握HMO的提取技术,就很难进入整个婴配粉的第一军团,这也是整个中国婴配粉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方向。”


北京市朝外大街甲6号万通中心C座1402室 邮编:100020 Copyright® 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 TEL:010-59795833 FAX:010-59071335,59071336
京ICP备05043382号-1